张况|临川漫笔(外一首)
2025-05-19 作者:张况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张况:著名诗人、作家、辞赋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

赫然发现老先生的一截衣袖里
竟然藏着江南的半部水乡故事
文昌桥头的墨香应声而立
缭绕比乡愁更为肃穆的情感峭壁
玉茗堂的月光在一管排箫中发酵之后
老先生将戏剧内外的政声逐一剥离
只剩下抱团取暖的临川四梦
支棱大明夜幕上的点点星粒
顺带给行将就木的万历朝
提前做一次无效的人工呼吸
当宜黄腔挑亮戏台的第三盏灯
抚州所有的眼眶和姓氏
都被他返潮的才情打湿
尔后,我听见王安石新法的鼻息
呼吸着挽救宋神宗的气机
不意却在孤灯下
复盘了唾沫横飞的惨痛记忆
返青的荆公新学确实比较牛叉
但也只是经学的半张画皮而已
两度罢相,更是不值一提
毕竟以一己之力,就能对抗
整个北宋士大夫天团的膂力
绝对不是一般的犀利
熙宁变法,力陈时弊
倒是不怕浮云遮望眼的一阙人间写实
倏忽我又看见晏殊在蝶恋花的间隙
突然掩面而泣
半晌乃止
一曲新词酒一杯太节俭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才是人间奢侈
邀请范仲淹到应天府书院喷唾沫
需找个合适时机,才能将兴学目的
贯穿终始
临川乃人才高地
押上珠玉词的仄韵
就能以富贵闲人的正气
书写命运的另一派传奇
此时此刻,我的岭南
还在静音中默读华为版本的晨曦
而临川那些已然走远的才子们
却集合在我的一杆狼毫中裸身午憩
他们的鼾声,透过横溢的才气
在一部线装书里炸响临川祖籍的惊雷
偶尔起伏的一两声霹雳
也只是荼蘼反刍的半根雄性倒刺
但它却有着所向披靡的真理品质
牡丹亭外的铜像
先生,您老从遂昌县默声起立
将乌纱掷于脑后,如同掸去官服上的阴翳
玉茗堂迟疑半晌的墨迹
被你种进四百年后的一坨春泥
遂长出今夜快闪般的牡丹情史
临川的每一块瓦当
都拥有高智商的肌理
我看见戏剧荒诞的缠绵情节
至今披着春梦的缁衣
包裹肉身无法洗涤的血渍
虚拟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啊
牡丹亭俯身时的艰难时势
一如先生转身淡出的苦逼
用俚语见外的临川笔力
划过南安府的衙斋
沥胆乃见杜丽娘的泪滴
瞬间凝成血色梅瓣
怀孕感天动地的雪意
石牌坊的月光太单薄了
根本盖不住先生袖口洒下的昆腔雨霁
青石板的文昌里颇为厚道
至今还在流淌仄起平收的甘醴
润泽百姓多灾多难的尘世
我掰着指头数过先生遗落的韵脚
确实比抚河的支流都要细密
当牡丹亭甩出去的水袖
再次拂过滕王阁峻拔的才气
先生铜铸的衣袂便沦落为读书人的影子
次第将抚州籍贯之蓝
列入世界戏剧的母语体系
2025年5月19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