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呈现家国情怀的“大诗歌” | 王恩荣
观察梁老师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轨迹,经历了从前期较多面向社会、中后期注重自我体验,渐次达到了二者的融合统一的过程。...
-
名家荐读|红松读李拜天:到车站接一个年轻的我回来 | 红松
诗人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一座座钢筋水泥的城市的牢笼里,天道以及自然,已经变得毫不清晰,已经变得十分模糊,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
风清临窗听雨声 | 胡红拴
胡红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新华文学》主编,《中国诗界》副主编,《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等杂志编委。...
-
《诗篱笆》作品点评(一) | 王立世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名作欣赏》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诗歌入选《诗日历》《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集。...
-
名家荐读|顾偕荐读陆健:《浅显而深刻的心灵旁观者》 | 顾偕
陆健的诗歌创作,虽然一直像是隐忍和克制的,但他始终不是在温情前行,一样有着相应中肯的批判性,这其实也是一切文学作品构建真实,最起码的良知和动力要求。...
-
名家荐读|耿占春读朱涛:在语义畸变中求索意义秩序——以朱涛为个案的诗学札记 | 耿占春
在遭遇现代诗阅读上的阻隔时,要么我们断言说某个诗文本是无序的,既可能是感知-意识的无序,也可能是体现在语言符号层面的无序状态;要么我们认为其中隐含着意识-感知-语言符号的隐秘秩序。那么一种阅读体验又怎样辨认意识-经验-语言的无序状态或是相反,即揭示出其话语的隐秘秩序?本文以个案对此诗学问题进行修辞分析。...
-
世界上最纯净的事情都葬身于此 | 吴昕孺
吴昕孺,长沙人,作家、诗人。出版诗集、散文集、小说集、长篇小说等著作若干。现为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总编辑。...
-
仰望诗歌永恒的航线 | 杨 夕
杨夕,诗人、文艺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出版诗集、文艺评论集多部。...
-
五家言:批评沙克《诗意的运河之都》 | 吉狄马加等
吉狄马加、耿占春、聂权、何同彬、张清华评沙克诗歌。...
-
沙克的独创性语言风格和坚韧人格精神 | 张德祥
张德祥,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于山西省临猗县,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导演委员会指导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