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燎原|西部诗歌的昨天与当下 | 燎原
这既是指西部文化之于中国新诗,更是指西部文化之于中国新诗中的西部诗歌之关联,包括西部文化之于西部诗歌的生成关系,对西部诗歌过往创作实践的分析、梳理与重新发现等等。...
-
西拉木伦河笔记(组诗) | 布日古德
诗人、诗评家布日古德诗歌作品选。...
-
名家荐读|红松读彭惊宇:最高的星辰 | 红松
彭惊宇的诗,有浩瀚星河的味道,有巍巍昆仑的味道,有帕米尔高原的味道,有塔吉克鹰舞的味道,有塔里木胡杨的味道,有万马奔腾的味道,有野狼低吼的味道,有侠客独行的味道。...
-
人狐情未了的心灵之歌 | 未弋
未弋,本名魏光武,大专文化,四川内江人。下过乡,教过书,做过企业管理,2009年于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退休。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有近300(首)篇诗歌、散文、纪实文学、文学评论在国内各级报刊发表。有诗歌获奖并有作品入选多种诗选集,出版有三部诗文作品。曾获内江市首届文学贡献奖。...
-
名家荐读|阿毛《像怀抱》:“我这一生爱着大美” | 何向阳等
何向阳:大约十多年前,写过阿毛诗评,时光荏苒,已找不到原文,但印象中的阿毛诗歌却穿越岁月,遥遥前来,电影回放中熟悉的场景、心绪或者还有时间剪切过的镜头,岁月所勾连的记忆在对诗人和诗评家的阅读中,有了某种复活的可能。...
-
李浩:时间和自我的“经验之书” | 李浩
梁平有意为他的诗歌预留了耐人寻味、可供阐释的巨大空间,它吸纳,它开阔,它深邃,同时它平和,清澈。它经得起不同角度的解读,也经得起再次、再次的重读。...
-
以雪之骨创诗之境 | 辛夷
这组《宿命里的雪》(《作品》2022年第5期)以雪为主要意象的诗组成,质地纯净,诗意婉转而伤感,诗人以“宿命”为诗眼,用诗歌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隔空之雪。...
-
名家荐读|红松读谢耀德:向明天的太阳致敬 | 红松
精神家园的回归和神性的回归,落脚点就是感恩。诗人已经知道自己是从何处来了,也知道自己将向何处去了,那么,生存真正的意义又何在呢?毫无疑问,那就是感恩,对苍天大地的感恩,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恩,对祖国和社会的感恩。...
-
天工开物,万念新放 | 齐凤艳
王童的航天主题诗歌中,虚构与想象的分量很大,文学就是一种虚构,一种想象。“但是,文学的名字也叫现实,它带给读者比真实还要真实这样一种向往。这就是文学带给我们的奇妙的经验……文学就是介于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转换,而且是一种很特殊的转换。...
-
思想是无声的语言 | 顾偕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评论家顾偕诗学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