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诗牵两岸情,共谱中华韵

——“诗牵两岸情”文化交流会在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举行

2025-08-31 作者:蒋卓凯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这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盛宴,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起两岸作家诗人的心灵,让中华诗歌的璀璨光芒在两岸之间熠熠生辉。

  近日,“诗牵两岸情”座谈交流会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举行。这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盛宴,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起两岸作家诗人的心灵,让中华诗歌的璀璨光芒在两岸之间熠熠生辉。在欣赏了宣传嘉兴的视频《牵着烟雨楼到北京》和台湾知名诗人蓝冰的《不着“爱”字的情感》后,海峡两岸的作家诗人对当代海峡两岸诗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理事长绿蒂的话语掷地有声:“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文化源远流长。诚哉斯言,中华诗歌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两岸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寄托。从古老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辉煌鼎盛,再到近现代诗歌的多元发展,诗歌的脉络如同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两岸人民紧紧相连。”

  嘉兴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王淳说:“我曾接待过不少来大陆的台湾文化界人士,总的说,他们对中国大陆诗歌的蓬勃发展欢欣鼓舞。事实上,两岸诗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各自发展却又相互影响。比如最近几届嘉兴“月河月老杯”海峡两岸爱情诗大赛,得到了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的认同和支持,不仅组团出席在嘉兴的文化活动,还在台湾地区专门举行一定规模的月河爱情诗朗诵会,既宣传了作为爱情圣地的嘉兴月河景区,又弘扬了中华诗歌。”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秘书黄昭蓉女士说:“在古代,大陆的诗歌经典通过文字的传播,在台湾生根发芽。台湾的文人墨客在汲取大陆诗歌养分的同时,结合本地风土人情,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像绿蒂先生的《四季风华》《隐匿的黄昏》中的不少作品都有这方面的痕迹。这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使得中华诗歌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嘉兴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鲍云华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岸诗歌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大陆诗歌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台湾诗歌则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主义的元素,更加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与内心世界的挖掘。这种差异与互补,为中华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最近一期《上海文学》和台湾诗刊《秋水诗刊》发表《月河三题》的中国作协会员、嘉兴市作协原监事柳文龙说:“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地区,中华民族的诗歌都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远古流淌至今,滋润着两岸人民的心田。在这条河流中,我们看到了两岸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对生活的赞美、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诗歌的天空。”

  当地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党委书记陈云华,在听了大家的交流发言后,按捺不住激动和喜悦。他在为台胞介绍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后说:“十分感谢主办方把一场‘诗牵两岸情’的文化交流活动安排到了最基层的农村,让在座村里的作者享受到了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在这里,要感谢嘉兴市、区台办牵线,邀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组团出席并观摩南湖七夕文化周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月河月老杯爱情诗颁奖仪式;也要感谢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来竹林村开展文学采风,把第66届中国文艺奖章授予我们村‘艺术村长’俞华良先生。俞华良,笔名晓弦,这位从嘉兴竹林村这片灵秀土地走出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在诗歌领域深耕40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作品宛如潺潺溪流,润泽着读者的心灵。多年来,他凭借着对诗歌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在海内外发表诗作1600多首,荣获‘新能源杯’国际散文诗大赛特别奖、第十一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第五届博鳌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奖、第四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奖、首届华文国际桂冠诗人奖、泰国时代文艺奖·金笔奖。诗作入选《中国文学年鉴》以及《中国散文诗百年大系》。如今,他凭借在海内外发表的大量《仁庄纪事》为题的诗歌和评论,以及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荣获台湾第66届中国文艺奖章。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村的骄傲。”

  会上,台湾文化界代表吴寂禎、周骏安、粘晶晶、李淑慧、张心慈表示,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大家对两岸诗歌发展的脉络愈发清晰。来大陆实地走访后,他们惊喜地发现,尽管两岸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相通的。无论是大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人民生活的关怀,还是台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共同的精神追求。

  据悉,这场“诗牵两岸情”座谈交流会办到乡村一级,在国内还属首次。这场文化交流会不仅为两岸诗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让两岸人民感受到了中华诗歌的魅力与力量。在诗歌的引领下,两岸人民的心将贴得更近,情将融得更深。让我们携手共进,以诗歌为帆,以文化为桨,在中华文化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共同谱写中华民族诗歌的新篇章,让中华诗歌的辉煌在两岸大地永远传承下去。


  中国民族书画院副秘书长金志远赠给台湾中国文艺协会字幅:《两岸一家亲》


  嘉兴市南湖区作协主席晓弦赠给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首套大运河诗歌丛书(双语版)


  台湾中国文艺协会绿蒂理事长为晓弦颁发台湾第66届中国文艺奖章


  出席“诗联两岸情”座谈交流会的海峡两岸主要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