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饼子”与东北 | 张吉萍
张吉萍: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文艺评论协会理事,吉林省新诗学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国内外50余有种报刊,有作品在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
可见与不可见的世界 | 武放
在一个充满了生存危机的时代,诗人张伟栋陷入了一个语言构建的巨大陷阱之中。他的挣扎不仅仅在于自我的关照,而更多的在于对他者生存境遇的一种过渡的触摸和聆听。...
-
艺术情感与炽热温度的碰撞 | 邹中海
邹中海,诗人、文评人。诗歌代表作曾被关工委推荐,中央电视台播发。...
-
王立世器物诗七喻 | 呼岩鸾
譬喻——象征——意象,王立世诗中的器物是本相和真理,他无疑是推出象征性譬喻的能工巧匠。在诗歌萎靡的时代,他的器物诗成了一个时代不可忽略的精神容器。...
-
名家荐读|杨克:巢圣诗集《事之根》序 | 杨克
他的这本诗集,与所有的诗人不同,与当下汉语诗歌的面貌罕异,他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就像一颗星星,孤零零的闪烁在银河系星空之外,这就是一个诗人的命运,也许,人们将会发现,它是那样的炽热、耀眼。...
-
名家荐读|吉狄马加:《审美之“叶”与伦理之“根”:有关何永飞的诗》 | 吉狄马加
诗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对抗孤独,是为了树立起个体观看世界及生活的独一无二的角度,是为了找回自己的语词、乃至找回自己的语气。我想,何永飞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
用药草的胃燃烧苦疾与光源 | 霍俊明
霍俊明,河北丰润人,文学博士后,诗人、评论家,曾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现为《诗刊》社副主编。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等专著、诗集、随笔集等十余部。曾获首届扬子江诗学奖(2013)、《诗刊》2017年度青年理论家奖等。...
-
他在高处活着,我们看得到——序《乔延凤溪云斋诗评集》 | 季风
当一颗大星星离一群小星星而去,这不是抛弃,那是他站在更遥远的苍穹照耀着人世。他在高处活着,我们看得到。...
-
《诗篱笆》作品点评(五) | 王立世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名作欣赏》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诗歌入选《诗日历》《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集。...
-
“精神对话”的语言营构 | 马春光
马春光:文学博士,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新诗史研究及当代诗歌评论。出版有《时间困境与诗的超越——中国新诗的时间抒写》《网络诗歌散点透视》等专著3部,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