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俯身拾起的诗页叶(六首)

2025-05-06 10:17:24 作者:黄开士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黄开士:1943年生于四川省长宁县农村,曾在铁道兵部队戎行17年,历任连队和营部文书、政治处宣传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团宣传股长等职,后转业地方至退休。业余坚持写作,六十年代始在《铁道兵报》《星星诗刊》《地火》《四川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纪实文学作品,有作品在各类文学赛事获奖。出版诗集《寒草》、散文集《风月无边》、历史人物纪实专著《找回远逝的乡贤梁正麟》,另有作品被选入数十家文学专集。现为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四川作家协会会员。
 

寒草

宿命于杜牧笔下的寒山之上
斜卧山间的石径已很少见到行人
但泻淌平野的何流水势优在上涨
远处的几多古镇皆升格不夜城
而它,仍是一株默守山魂的草

是什么让它留恋此地
酡红的晨日抚慰净白的晚月亲昵
还是崖凌亮剑弹出的寒光
点燃心空启明
与约山巅的雪里红真情难却

有一种假定或许接近真实
既然是草纵使只开花、不结果
难以唤出芳草萋萋的丽词
也无意走进温室
或移居丰腴的地域

一生中阅读过很多名茅异草
还是寒草活得自信
临风的日子喜好哼唧素俗的俚歌
用裹着凝寒的音韵给寒山
乐呵助兴


对雨水的渴望

面对荒原,就想起一只时间之鸟——
渴望雨水,像渴望见到
失散已久的爹娘

日子干瘪成可燃烧的枯草
生命维系于炽热的语言
无奈的鸟,欲凭一滴耐的血
振翅远翔去索寻雨水起源

搏一路漠风沙浪
直至垂危之际喜见涌云处
草木蓊葱,雨水丰盈
歇落其间,有若步入陶潜笔下的
桃花园

雨水给鸟康阜也让鸟
润亮了歌喉,萌生出恋情
衔草木巧筑爱巢,引丹凤来兮
孵出的鸟崽,娇过金鹤银燕

但惋,鸟崽对雨水的渴望
非但不那么在意且渐于淡忘


心地之湖

灵透的心地之湖与日闲看
戏水的鸟随节令飞走

抚慰湖面的阳光见水的绿意
暗叹命菲,总默然退隐

皓月沉寝湖底,羿妃的香魂玉体
让摇曳的波光无心摇曳

半寸春心,不耐呢喃的燕语
一枕夏梦,尤恐震悚的惊雷

待秋风吹出大片橘黄
湖中,寥无一朵泼刺的鱼浪

心地之湖啊,如许尔我
此生,注定相守寒凉的冬季


回望青山

记得那段燥热的日子
啄食阳光的红嘴鸟铺天盖地
我的那座青山竟成了
鸟的乐园

在涌潮的海边
我偏好伫立翘昂的礁岛
悠览朝日喷薄,海鸟唱翔
间或随同激动,与其舒展
无顾衣带渐宽以致淡忘
曾遭不幸的青山

携带梦中的三月
走进陌生的围城
与命运相偕,如许经年
于生死莫测的一隅之地
流浪

回望青山,山魂不知落泊何方
唯有手中的秃笔一如儿时放牧
那条摇动不止的牛尾
始终重复着一种笨拙的姿势
涂鸦不出山的神态和貌状


蜀南的竹阴路

炎阳似乎无奈于路边的竹丛
听凭竹叶刈割炽烈的阳光
铺设竹阴路

只见那些摇晃着倒下的阳光
很快冷却成—-
凝香的锦花图案
宁静的清凉世界
最具曲线美的睡美人……

漫步其路 犹如
走进《诗经》
回到西晋田园
幽会 已久侯二千多年的静女
喜逢 众多复活了的陶潜诗句
以至 重读红军行进的步履
抵达生活的另一种意境

目光一旦融然到竹莺啼吟
竹山犹将向你次第推出——
屈子笔下的芳洁山鬼
板桥心中的瘦竹画魂
和瑶箐织锦舞动的飞霞流云

倘若这叫返璞归真
要是在城里活得过累
不妨去竹阴路领略真情
在这里,待字闺中的蜀南竹乡
会给你
一打子轻松
一连串欣喜


悦读蒙山茶林

上山途中听说,春之神
因爱,淡忘了时令
已临秋风肃杀
仍默然守望蒙山茶林

我认同此税自也
因爱而来寻行数墨
只为临场悦读蒙山茶林——这部
古今相承的传世经典
觅索此地仙茶独树一帜的
隐痕秘迹

刚至茶林,顿觉有一种袭人的
奇异感惊颤心魂
放飞笫一注目光就被
一坡一埂,一湾一坳,一丘一壑
着翠绿色条纹服的
茶姑迷醉
幸遇仙居于此的千年茶树王
把我引进它的一片绿叶
挈带迷醉沿叶脉移步
取风声给讲甘露普惠妙济大师
茶始祖吴老的种茶术
蒙山人世代续写的茶业史
讲上兴头,方恍然清醒

此时,仍若置身灵境
只见,一汪碧湖波光传情
四周青山笑意温馨
新劈建的茶林园灼烫眼神
身前身后依然被那些
着翠绿色条纹服的茶姑包围

面对如斯,我多么喝望再拜见吴老
要它收下我这个异乡弟子
纵使打后无缘仙骨化着一只
长此于蒙山茶林鸣啼的鸟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