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松:让风归于风,让心归于心——李东海的诗风与诗心
红松:范宏伟。石河子市作协副主席。1991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接触朦胧诗,并于1989年获《诗刊》《青年作家》《星星诗刊》《川南文学》联合举办的“1989·中国杯”全国青年诗歌大奖
-
阙里賨都•忘忧渠县“诗意宕渠•创意未来”首届原创诗歌诗词大会“少年新说”赛事获奖作品公告
4月6日截稿, 大赛共收到全国现代诗歌863件、传统诗词439件。经过对匿名作品初选、复评、终评,各评选出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3件、优秀奖6件,共24件作品。
-
《星星·散文诗》2022年5期
《星星》诗刊创刊于1957年1月,是新中国第一家诗歌专业期刊,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曾荣获国家期刊奖、新闻出版总局双效期刊奖和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
-
端午隋源“实景演绎”屈原“女神”将“云游”北京
屈金星说,《山鬼》系《九歌》之一,是屈原爱情名篇。屈原既写神,又写人,创造了一个神和人完美结合的美丽、自由、浪漫的经典艺术形象,成为《楚辞》中的经典。
-
江苏六人行:王学芯、中海、龚璇、邹晓慧、成秀虎、王明法|端午诗会
江苏诗人王学芯、中海、龚璇、邹晓慧、成秀虎、王明法是长三角苏南地区六位实力诗人,一直以来,他们都活跃在诗坛上,坚持各自独特的诗歌文本建设。本期继续推送“江苏六人行”的端午诗作,以飨读者。
-
《诗潮》2022年6月号目录
《诗潮》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诗歌月刊,致力于打造中国原创诗歌高地。会聚名家,力推新星;引领风向,呈现全貌;探索诗艺,书写诗史。是一本有态度、有倾向、有情怀、有中国人文特色的品牌杂志。
-
作家鲁藜的珍藏
鲁藜(1914年-1999年),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1936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
-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获奖榜单
带着对袁隆平院士深深的怀念和追思,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赛事组委会正式公布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榜单。愿诗人们继续在复杂的大环境下为粮食安全抒写浓厚色彩,愿“富顺·再生稻之乡”不
-
“开甑杯”诗赛丨再生稻,一种精神的再生(外一首)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郑劲松,四川富顺人。曾7次陪同袁隆平院士考察母校和杂交水稻基地或前往长沙采访。现为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
-
“开甑杯”诗赛丨浣溪沙 · 开甑再生稻田风光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赵文华,辽宁省建平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辽宁省楹联学会理事。
-
《爱,小满溢飞扬》
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韦艺和作品选。
-
青年诗人林萧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林萧,本名申文,湖南永州祁阳人,在广东清远从事媒体工作多年,多次荣获广东新闻奖、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等奖项。
-
“开甑杯”诗赛丨米色宜人(组诗)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周承强,一级作家,上校军衔。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创委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原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曾被评为 “中
-
“开甑杯”诗赛丨袁爷爷在稻谷中微笑(三首)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乔净雪(中国香港),笔名天然雪。香港诗人联盟秘书长、编委;维港作家会会员、全球华人诗词学汇会员。
-
“开甑杯”诗赛丨开甑健康米(古体二首)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曹顺祥,香港诗人,资深中国语文科科主任、中文学习领域总主任。历任香港教育学院高级专任导师,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公开大学兼任讲师。
-
“开甑杯”诗赛丨抱荪谷,有一位老父亲写下配方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章晖,笔名南杉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理事。
-
“开甑杯”诗赛丨开甑再生稻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林枭,本名罗向东,1979年出生于隆回望云山。湖南省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诗人》原副主编。
-
“开甑杯”诗赛丨富顺,再生稻的王国
「首届“开甑杯”国际华文诗歌大赛」征稿作品。张习辉,贵州毕节人,作品见《贵州日报》《当代教育》等。
-
【诗迎“二十大”】征稿告示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南方诗歌专委会、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特联合举办题为“诗迎二十大”主题诗歌征集活动。
-
《2021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目录
特别声明:如个别作者有意见,请在一个月内与我们联系,无异议,视为同意选载。同时在一个月内仍然接受少量优秀诗歌稿件。编辑部邮箱:635957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