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龙少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07-07 作者: | 来源: | 阅读:
2025年7月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诗歌中心)主办的“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龙少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7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诗歌中心)主办的“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龙少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天津社科院、河北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太原学院、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新加坡凤凰文艺出版社、中国外文局朝华出版社、中国艺术报、中国铁路作协、中国诗歌春晚等高校师生、评论家、编辑、诗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首都师范大学第21位驻校诗人龙少,女,陕西西安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百优作家。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北京文学》《诗潮》《星星》《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作品》《草堂》《诗探索》《草原》《上海诗人》等刊物,入选多个年度选本,参加《诗刊》社第38届青春诗会、第十届十月诗会、《诗刊》社首届青春诗人研修班、第四届全国青年散文诗人笔会等。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柳青文学奖、陕西青年文学奖、中国春泥诗歌奖等奖项,出版诗集《星辰与玫瑰》《推窗有鸟鸣》。

本次会议由诗歌中心副主任孙晓娅教授主持,她首先对与会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由衷感谢社会各界朋友对首师大驻校制度21年来的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诗歌中心左东岭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驻校诗人制度是打通诗坛和高校的重要通道,他对新诗近年来的发展方向给予肯定,并充分认可龙少诗歌中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著名诗人林莽从龙少诗歌的写作历程入手,肯定了龙少诗歌的进步,并肯定驻校诗人制度逐渐面向社会的发展态势。《诗刊》主编李少君首先致敬驻校诗人制度21年的坚持,并强调AI时代“人诗互证”与“书写个人史”的重要性,龙少的诗擅长书写日常生活的直感,因而能够通过个人经验唤起普遍经验。《诗刊》副主编霍俊明则从主体意象与自然空间的复写入手,指出龙少近十年的诗歌正在不断延续和推进。

随后,众多与会嘉宾围绕龙少诗歌的特质展开讨论。就批评文本的时间跨度而言,不少学者将龙少的长期写作纳入考察范围,分析其诗歌的变化与成长;就研究深度而言,部分学者立足AI时代诗歌的处境,肯定龙少诗歌中的创造性,还有学者从世界诗歌、女性诗歌、生态诗学、时间意识、日常书写、自我书写、记忆诗学、意象书写、声音诗学等丰富的批评视角入手,进入龙少诗歌的细部,分析其诗艺特点,并提出对龙少诗歌未来发展的期待……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在分析龙少诗歌的同时,不少与会嘉宾也谈到了对首师大驻校诗人制度的感情,肯定了这一制度的诗学情怀与历史意义。

研讨结束后,龙少对首师大诗歌中心、《诗探索》编辑部以及各位参会的老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随后,《诗探索》主编吴思敬教授指出驻校诗人制度发展至今,会议的参加者已从本校师生扩大到国际范围,批评的队伍愈发壮大。他充分肯定了龙少的诗歌创作并勉励其进一步敞开自己,以穿透的眼光体悟生活。

 

 

(于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