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渤海湾赶海(组诗)

2025-07-06 10:53:17 作者:洋浴海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洋浴海:本名杨玉海,锡盟公安局退休民警。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诗歌等文学作品被选入多种诗文集并多次获奖。现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摄影家会会员,内蒙古评论家协会理事、公安文联理事、锡盟文艺评论协会、锡盟诗词协会名誉主席。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
渤海湾的风
 
津门北塘几天的阴云,定是休渔期的休闲
远处的鹤家乡和鹭一行在泥滩上
倾听古炮台的寂寞
和一个废弃的古镇
于兄与我在京津高速上来回穿行
 
找一个红星码头,来到北塘保税区
宽扩的大道和海上的柔风交叉
在一个环岛转三圈
在一片沙滩上拣岁月
在一爿小店里吃海鲜
天津味的啤酒就是三十五的情份
 
宁河,朝白河和永定河定是滦河的兄弟
在一湾轻风中汇合
空港里船和石头一样驻步
偷偷摸进一个泊情的坞村
叙说三十五年的阴晴圆缺和悲欢离合

 
口维可,一个甜美的想象
 
认识一个甜蜜的事业,犹如吃一块巧克力
在一个人的手上硬壳的豆变的丝滑
那个盘据津门的男人一身豪气
三杯洋酒下肚便把一个洋公司转换成中国企业
一美元的骨气和一碗炸酱面的脸面
 
迈过宁河,在潘庄
我去北塘坨村拍鸟
鸟没看见却沾上了津西北的湿气
不必去塘沽新港
喝一杯法国白兰地,听见蓝色多瑙河的潮起潮落
 
非洲的可可粉,美洲的巧克力豆
未必知道宝坁,盘山和蓟州
我在盘山脚下吃一盘排骨粉条
恰如在北塘炮台吃一支索子蟹
潮湿的津门和渤海的风
把我的眼窝打湿
我在一个叫口维可的美梦里
被甜醒

 
行走在口维可巧克力的模子里

丝滑的口感是津门柔软的风
猫爪一样抓伤我心,狗不理包子
和硬如桃木的大麻花
在百年的铁桥上,一颗锣丝钉一样
衔进天津人的骨缝里
于兄的身影一直引导我。感受海港的朦胧
一路说起已故女诗人伊蕾和她的单身女人
 
国际空港真空,我们偷偷摸进门卫的梦中
听一声汽笛的邮轮
北塘有炮台,对付不了八国联军
仿佛踩着我的尸骨进入天津卫
我在一块滩石上嗅到了耻辱和羞愧
没有埋怨祖宗的无能
我站在城墙上,看雾中的海岸
渤海湾已平静
我在五大道上昂首挺胸
看一群小孩的游戏,听一首《我和我的祖国》的歌
嘴里是一块口维可巧克力糖的融化
 
于兄陪我照鸟,我陪于兄散步
在津北,在塘沽
在口维可巧克力模子里
一格又一格
一圈又一圈
 
 
潘庄的鸟挡不住口维可的诱惑
 
果酱的粘稠粘住甜甜的鸟鸣
工厂大院里的白头鹎和北塘湿地的苍鹭
成了我对口维可的敬重
车间里酿造甜蜜的人,汗水浸染津门
 
解放大桥依旧站立成风景
天津之眼,见证新时代
和平区和五大道虽然很古旧
塘沽新港虽然很空旷
我乘鸟而飞在天津上空
穿行海河,运河和宁河
 
芦苇微微,倾城时光
让一个苍鹭自由而去
我和于兄喝一杯白兰地
吃一碗于嫂的清蒸鲈鱼
把一腔倾情掏给一场淋漓的雨

 
那张巧克力色的脸,成了口维可忠实的朋友
 
风吹日晒,一场雨也冲不干净
走在五大道和多伦道|上的巧克力
分明就是一块草原上的牛肉干
融不进天津意大利风情街
 
万国楼厦和法国梧桐、老银杏树
是天津的伤疤和历史
我在半块旧砖头上闻到蓝莓果酱的味道
用两片俄罗斯面包夹上巧克力表情
回顾旧时光里的兄弟情
 
迈过旧年陈岁,一艘泊在海河边的铁船
已不再启航
只有西餐厅和转角酒吧溜光瓦亮
我捺动快门,记录巧克力酱的凝固
用那一汪河水洗脸
找回奶白色的心情和于兄的天津
 
 
三上盘山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乾隆皇帝发现有座盘山,世间美景
不仅仅都在江南
三十二次龙幸之地
必是风光无限。我这是第三次上此山
 
山上景如画,下山腿脚酸
山溪清凉如兰,山树盘根错节
上山三五成群
下山二八搭伴
我是不上不下的苔上藓
 
拐弯处有卖山枣茶的,一瓶凉热
留不住
只有溪边石上字痕很清晰
只有溪声里的古音可辨
那一串声响
是乾隆爷的鞋根屐声
还是他清脆的咳嗽?
清风落叶花谢去
山上仙人也白骨
 
我在山下的饭店问老板
“乾隆最后一次上盘山是多大岁数?
有没有六十五岁后还来过?”
老板说,他来过三十二次
据说有史可查。
“最后一次嘛,何时来
我答不上来。”他又说,
“乾隆,老人家身体好
说不定七八十也来过。”
哈哈
我说
“这么说,我还得来呀,还得来!”

 
赶海渤海湾
 
潮涨潮落,把岁月赶上渤海的泥海岸
泥沙里拣拾那些时光的爪子和小螃蟹
小朋友比我更快乐
我捧一捧带水的沙子,看雾中的海
 
于嫂好久也未来赶海了,欣喜
每一块石头,贝壳,浪花
都是她的新奇,她用诗和心灵赶海
我从草原赶来,把辽阔和草味赶进海中
 
有好多石头,人为而立
我想起草场上的网围拦
就坐在海岸的石头上想鸟
一只小螃蟹向我走来,像一只山羊
跟着我,向远